隱含振蕩率保持低點
從當前期權市場持倉及成交量數據分析,滬深兩市衍生品交易呈現多維度博弈特征。以4月22日為例,全市場期權總成交489.69萬張,持倉量實現穩步反彈,但不同品種間表現顯著分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上證50ETF期權出現成交量與持倉量反向變動現象,成交較前日增長5.53萬張而持倉萎縮16.76萬張,反映短線交易活躍度與中長期布局策略的背離。

持倉結構調整透露出重要市場信號。滬深300ETF期權在淺虛值部位呈現認購認沽雙向加碼,其中認沽合約加碼力度達3.12萬張,顯著高于認購合約的2.07萬張。這種非對稱布局顯示機構投資者在指數反彈至跳空缺口位置后,正通過構建跨式組合對沖方向性風險。科創50ETF期權同步出現持倉量增長8.89萬張,但成交量萎縮16.40%,表明資金正通過期權工具進行戰略配置而非短期投機。
波動率指標傳遞復雜市場預期。上證50ETF平值期權隱含波動率維持在14.3%低位,與其30日歷史波動率21.03%形成明顯價差,這種倒掛現象揭示市場參與者對短期波動加劇的擔憂。滬深300指數30日歷史波動率穩定在23.43%,但股指期權隱含波動率出現尾盤拉升,兩者剪刀差擴大至5個百分點以上,顯示期權定價已開始計入潛在波動風險。
從板塊輪動角度看,物流、農業等防御性板塊走強與科技、消費板塊調整形成對照,這種結構性分化與期權市場的寬幅振蕩預期形成共振。值得關注的是,盡管主要股指維持窄幅波動(上證指數微漲0.26%,創業板指跌0.30%),但期權市場持倉PCR(Put-Call Ratio)持續攀升,特別是金融期交滬深300股指期權持倉增長2.73%,表明機構正通過衍生品市場進行風險再平衡。
操作策略層面,當前市場呈現三個顯著特征:一是淺虛值合約持倉集中度提升,二是隱含波動率曲線陡峭化,三是成交量/持倉量比持續走低。這為采用備兌開倉策略提供了有利環境,特別是針對小盤股指數的認購空頭持倉可繼續持有。對于趨勢交易者,建議關注波動率曲面變化,當隱含波動率與歷史波動率價差收窄至3個百分點以內時,可考慮構建跨品種波動率套利組合。
本文目錄導航:
- 自動控制原理-頻率特性問題解答,謝謝
- 如何判斷震蕩行情,震蕩行情怎么交易系統
- LC并聯諧振回路的Q值如何測量
自動控制原理-頻率特性問題解答,謝謝
低頻斜率-20,一個積分環節;w=10時對數幅值0,k=10高頻-60有震蕩,二階振蕩環節,轉折頻率w=100;轉折頻率處漸近線誤差-20lg(2ξ)=10,ξ=0.158;G(s)=/[s(s^2+2*100*0.158s+)答案就不是帶有積分環節的開環傳涵,又沒讓求閉環,一看就不對的。有計算機可用matlab計算
如何判斷震蕩行情,震蕩行情怎么交易系統
判斷震蕩行情,主要K線形態走勢主力買賣動向
LC并聯諧振回路的Q值如何測量
基本原理在高頻電子線路中,用選頻網絡選出我們所需的頻率和濾除不需要的頻率成分。 通常,在高頻電子線路中應用的選頻網絡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由電感和電容元件組成的振蕩回路(也稱諧振回路),它又可以分為單振蕩回路以及耦合振蕩回路;第二類是各種濾波器,如LC 濾波器,石英晶體濾波器、陶瓷濾波器和聲表面濾波器等。 本實驗主要介紹第一類振蕩回路。 1、 串聯諧振回路信號源與電容和電感串聯,就構成串聯振蕩回路。 電感的感抗值( wL )隨信號頻率的升高而增大,電容的容抗值(wC1)則隨信號頻率的升高而減小。 與感抗或容抗的變化規律不同,串聯振蕩回路的阻抗在某一特定頻率上具有最小值,而偏離特定頻率時的阻抗將迅速增大,單振蕩回路的這種特性為諧振特性,這特定的頻率稱為諧振頻率。 圖2-1 所示為電感L、電容C 和外加電壓Vs 組成的串聯諧振回路。 圖中R 通常是電感線圈損耗的等效電阻,電容損耗很小,一般可以忽略。 圖2-1 串聯振蕩回路保持電路參數R、L、C 值不變,改變外加電壓Vs 的頻率,或保持Vs 的頻率不變,而改變L 或C 的數值,都能使電路發生諧振(回路中的電流的幅度達到最大值)。 在某一特定角頻率 w0 時,若回路電抗滿足如下條件: (2-1)則電流為最大值,回路發生諧振。 上式稱為串聯諧振回路的諧振條件。 回路發生串聯諧振的角頻率w0 和頻率f0 分別為:(2-2)將式(2-2)代入式(2-1)得(2-3)我們把諧振時的回路感抗值(或容抗值)與回路電阻R 的比值稱為回路的品質因數,以Q 表示,簡稱Q 值,則得(2-4)若考慮信號源內阻Rs 和負載RL 后,串聯回路的電路如圖2-2 所示。 由于Rs 和RL的接入使回路Q 值下降,串聯回路諧振時的等效品質因數 QL 為圖2-3 為串聯振蕩回路的諧振曲線,由圖可見,回路的Q 值越高,諧振曲線越尖銳,對外加電壓的選頻作用愈顯著,回路的選擇性就愈好。 因此,Q 值的大小可說明回路選擇性的好壞。 當回路的外加信號電壓的幅值保持不變,頻率改變為w = w1 或2 w = w 時,此時回路電流等于諧振值的倍,如圖2-4 所示。 w2 ? w 1稱為回路的通頻帶,其絕對值為 (2-5)式中 w1 和 w 2為通頻帶的邊界角頻率。 在通頻帶的邊界角頻率 w1 和 w 2上,。 這時,回路所損耗的功率為諧振時的一半,所以這兩個特定的邊界頻率又稱為半功率點。 2、并聯諧振回路串聯諧振回路適用于信號源內阻等于零或很小的情況(恨壓源),如果信號源內阻很大,采用串聯諧振回路將嚴重降低回路的品質因數,使串聯諧振回路的選擇性顯著變壞(通頻帶過寬)。 在這種情況下,宜采用并聯諧振回路。 并聯諧振回路是指電感線圈L、電容器C 與外加信號源相互并聯的振蕩電路,如圖2-5 所示。 由于電容器的損耗很小,可以認為損耗電阻集中在電感之路中。 圖2-5 并聯振蕩回路并聯振蕩回路兩端間的阻抗為: (2-6)在實際應用中通常滿足wl 〉〉R 的條件,因此 (2-7)并聯諧振回路的導納Y=1/Z,由式(2-7)得(2-8)式中,G=CR/L 為電導,B=(wC-1/wL)為電納。 因此,并聯振蕩回路電壓的幅值為(2-9)由式2-9 可見,當回路導納B=0 時,回路電壓V0 與電流Is 同相。 我們把并聯振蕩回路的這種狀態叫做并聯回路對外加信號源頻率發生并聯諧振。 由并聯振蕩回路導納的并聯諧振條件,可以導出并聯回路角頻率p w 和諧振頻率p f 分別為:(2-10)同樣的 若考慮信號源內阻Rs 和負載RL 后回路Q 值下降。 和串聯回路一樣,Qp 愈高,諧振曲線愈尖銳,回路的選擇性愈好,但通頻帶愈窄。 高頻電子線路實驗指導書五、實驗步驟參考實驗箱附帶的接收模塊上印刷的原理圖G2。 1、在主箱上正確插好接收模塊,按照電路原理圖G2,正確連接電路電源線,+12V孔接+12V,+5V 孔接+5V,GND 接GND(從電源部分+12V 和+5V 插孔用連接線接入),接上電源通電,并撥動開關K1 (若正確連接了,擴展板上的電源指示燈將會亮)。 2、將跳線JA1 連接好,JAB 斷開,組成LC 串聯回路,輸入頻率為10.7MHz 的高頻信號(參考高頻信號源的使用),觀察電路起振情況,記錄輸入、輸出電壓值。 3、電壓增益AV0可以由示波器直接測量。 方法如下:用示波器測輸入信號的峰峰值,記為Ui。 測輸出信號的峰峰值記為Uo。 則小信號放大的電壓放大倍數為Uo/Ui。 同學們也可以換用掃頻儀測試AV0 。 4、測量通頻帶BW用逐點法測量BW。 先調諧LC 諧振回路使其諧振o f =10.7MHz,記下此時的電壓放大倍數vo A ,然后改變高頻信號發生器的頻率(保持其輸出電壓uS 不變),并測出對應的電壓放大倍數vo A ,多測幾點。 用掃頻儀測量BW。 同學們自行測試,并比較結果。 5、放大器的選擇性放大器選擇性的優劣可用放大器諧振曲線的矩形系數Kr0.1 表示,用(4)中同樣的方法測出B0.1 即可得:6、將跳線JA1 連接好,JAB 斷開,組成LC 并聯回路,做上面同樣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