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化早評 美國溫和關稅擔憂 油價反彈
從當前能源化工品種的市場分析來看,各品種供需矛盾與價格邏輯呈現顯著分化,需結合產業鏈動態與政策環境綜合研判。
原油市場
:OPEC+加速增產至41.2萬桶/日,疊加美國汽油表需疲軟及餾分油庫存下降,反映終端消費信心不足。盡管API數據顯示商業原油去庫457萬桶,但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壓制效應仍存,中長期特朗普政府壓制油價的政策導向未改。需警惕供需雙弱格局下,成本端塌陷對能化板塊的傳導效應。
PTA/MEG領域 :PTA加工費修復邏輯受制于PX定價權,當前PX開工率72.9%維持剛性,盛虹檢修兌現后部分一體化裝置重啟,供應彈性受限。MEG港口庫存轉向累庫,內地價格受春檢不及預期支撐,但海外開工回升至78%加劇競爭壓力。東南亞產能瓶頸制約出口增量,聚酯開工率88.22%拐點已現,終端織造開工降至63.95%,負反饋傳導路徑清晰。
純堿玻璃產業鏈 :浮法玻璃現貨價格企穩于1279元/噸,但主產區需求復蘇乏力,深加工訂單反彈未能扭轉供需寬松格局。純堿產能兩年擴張30%與需求下滑形成剪刀差,中長期過剩壓力突出。當前沙河地區成交回暖屬階段性補庫,玻璃日熔量對應的平衡表測算顯示2025年供需緊平衡可能被資金問題打破,價格波動風險加劇。
甲醇及聚烯烴板塊 :甲醇內地裝置開工率87.17%維持高位,港口累庫與內地偏強形成區域分化。聚烯烴新增產能投放壓制市場,PE開工率89.4%對應需求端農膜季節性轉弱,PP開工率82.9%下方仍有檢修支撐。PDH裝置開工預期下滑5%或緩解丙烷壓力,但海外關稅調整引發的間接搶出口效應有限。
研究框架啟示 :商品分析需聚焦核心矛盾而非面面俱到,當前應重點關注:1)原油成本中樞下移對能化估值的重構;2)PX-PTA產業鏈利潤分配與檢修節奏錯配;3)純堿產能釋放與玻璃冷修動態的博弈窗口;4)甲醇能源屬性與化工需求的再平衡路徑。市場驗證始終優于同行共識,差異化視角與快速反應能力是研究價值創造的關鍵。
本文目錄導航:
- 今天油價漲嗎
- 為什么要改革成品油消費稅
- 成品油消費稅
今天油價漲嗎
截至2022年8月11日第2個工作日數據,預測國內成品油零售價累計下調幅度220元/噸,折合升預測降:0.17元/升-0.18元/升,每加滿一箱(50升)油便宜8.5元。 (知識點:規定周期累計上漲或下跌超50元/噸,則第10個工作日開啟調價窗口。 )
為什么要改革成品油消費稅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節能減排工作面臨艱巨任務。 1. 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國對石油需求不斷增加,由于資源匱乏,從1993年起由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而且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目前已達到50%。 2. 另一方面,我國石油利用效率低、單耗水平高、浪費現象嚴重。 我國單位GDP石油消耗,機動車每百公里油耗比發達國家高20%以上。 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耗油量急劇增加,燃油污染也日益嚴重。 目前大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 為保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抑制燃油的不合理消費。 此外,長期以來,我國交通基礎設施維護和建設資金,主要通過征收養路費和通行費來籌集,這對公路交通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在收費體制上,由于是按車輛及載重計費,存在“大噸小標”、超限超載等逃避收費的現象,以及隨意減免養路費、收費行為不規范等問題。 為規范政府收費行為,理順稅費關系,以規范的方式合理籌集交通基礎設施維護和建設資金,需要適時進行成品油稅費改革。
成品油消費稅
六、成品油1.汽油 (1)含鉛汽油 (2)無鉛汽油2.柴油3.航空煤油4.石腦油5.溶劑油6.潤滑油7.燃料油 0.28元/升 0.20元/升 0.10元/升 0.10元/升 0.20元/升 0.20元/升 0.20元/升 0.10元/升